全市“巴渠清风”巡展启动

2017-09-29

  9月20日,由市委、市政府主办,市纪委、市监察局承办的“巴渠清风”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巡展,在达城西外人民广场启动。在为期40多天的时间里,将在全市各县(市、区)、乡镇、村举办大巡展,系统展示我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效,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,提升广大群众对反腐倡廉工作的知晓度和满意度。

  六大版块内容成巡展看点

  近年来,在省委、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市委坚决贯彻落实中央、省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部署要求,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,以“廉洁达州”建设为目标,坚持“党要管党、从严治党”的方针,从严从实正风肃纪,重拳出击惩治腐败,以党风带政风促民风,开创了达州反腐倡廉工作“新常态”,实现了反腐倡廉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促互进。

  “巴渠清风”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巡展分“敢于监督、服务于全面从严治党”;“勇于护航、服务于经济发展”;“善于护林、服务于广大干部群众”;“乘风破浪、直挂云帆启新程”;“传承廉洁基因、传递向上向善正能量”;“防微杜渐、警钟长鸣”等六个版块,通过图片、文字、图表、漫画、剪纸、书法等形式,系统反映了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效。

  侵害群众利益案例将曝光

  “太可恨了!借为村民办事之名索要好处费6000元;还侵占村民洪灾生活救助资金16000元,这样的干部就该查,通报曝光让他们丢丑,真解气……”一幅幅照片、一则则说明,一个个案例,吸引着众多市民的目光。大家不时停下脚步仔细观看,认真听取现场讲解人员详细的解说。巡展中曝光的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例,有些将是首次对公众展出。

  近些年来,市纪委狠抓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,把微腐败治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开展,除了稳抓稳打的机制保障,更致力于探索创新方式方法。年初,渠县纪委接到群众举报,宝城镇石桌村村党支部原书记朱某、原主任杨某,利用职务之便,贪污村民粮食直补款。收到该举报问题线索后,县纪委组织力量及时核查,揪出了朱某、杨某这两个群众身边的“蛀虫”,全额追回被贪污的违纪款。

  石桌村的案例是渠县纪委今年创新开展“院坝纪检行”的一个缩影。为避免“微腐败”酿成“大祸害”,该县围绕明微权、晒微权、督微权、治微权“四权”,开展“院坝纪检行”活动,目前,该活动成为渠县纪委探索治理基层“微腐败”的有效尝试之一。

  探索廉政建设新方式成亮点

  我市积极探索创新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方法,将反腐倡廉向基层延伸,监督“微权力”、遏制“微腐败”已成为我市探索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主攻方向,全市7个县(市、区)采取机构重组、人员重塑、“晒权”上网、公示到家等方式,不仅提升了监督的适应性、针对性,还把监督的“触角”延伸至村级“末梢”,确保了基层反腐倡廉工作的有序推进。宣汉县纪委在辖区内成立4个纪检监察协作区,通过盘活协作区内基层纪委力量,实现了1+1>2的监督效果,对“微腐败”形成有效震慑。达川区在全区组建51个由专职纪委书记、专职纪委委员、专职廉政监督员构成的“两专一廉”队伍,为基层纪委工作人员“减负”,实现了基层纪委的专业化、专门化、专职化。大竹县开通“阳光惠民互动平台”,村民通过智能手机轻松便捷地查询到相关信息。同样享受到便捷福利的还有渠县的“民情一点通”手机软件,方便村民办事咨询。万源市在村口立有“阳光村务”公示牌,将村党务、村务、财务等情况公示到家,让村民对村上情况一目了然,并且还晒到手机上,外地打工村民随时可查询。

  同时,一些县(市、区)还探索出了“院坝纪检行”、纪检监察协作区、“两专一廉”等监督方式,有效遏制了基层“微腐败”。基层“小纪委”为农村“微权力”搭建了监督平台,让权力顺着轨道走,工作跟着民心走。据不完全统计,开江、渠县、通川、宣汉、达川等地立案审查数量较去年同期均增长25%。

  多形式廉政宣传 全市巡展40天

  这场“大展”体现了市纪委开门反腐、阳光纪检的信心和底气,巡展把正面教育与反面警示结合起来,图文并茂,案例详实,增强廉政意识,时刻警钟长鸣。此次巡展坚持市、县、乡、村四级联动,在全市7个县(市、区)471个乡镇2747个村开展,将持续到10月31日结束,巡展期间还将举行“院坝纪检行”、“信访赶场日”、“纪委书记下基层”、“法纪教育大宣讲”、“民情大走访”等活动。进一步增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效果,全面提升群众对反腐倡廉工作的知晓度和满意度。(谢建荣)